最近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我也覺得自己該挑戰看看離開網路一陣子。
自從今年 4 月開始,我會經常性的有頭暈、胸悶的症狀。去了診所後根據我的敘述我被診斷有廣泛性焦慮和恐慌症,簡單來說這是一種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主要是由身體內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構成,正常的時候身體會根據情況交互切換,例如需要專注的時候交感神經會加速心跳,提高血壓。反過來副交感神經會在壓力情況解除後會恢復心跳等,而這一連串的行為是自動而且會牽涉到身體內的數種荷爾蒙。這也是為什麼嚴格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一種特定的病,因為失調的原因是很難觀察而且因人而異。根據醫生的話目前沒有一種藥是治癒自律神經失調的,醫生通常會做的是根據你身體有的症狀開例如抗憂鬱劑,安眠藥之類的處方簽,目的是讓你回到正常的生活節奏。
當然,會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並不單純是網路使用過多,也跟自身的壓力源,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不過,我覺得控制網路使用的時間算是自己能控制的一大因素。
我擔心的是什麼?
我曾經聽過一些關於網路成癮的 podcast 節目,通常會提到網路成癮的基準在於身體會對使用網路帶來的多巴胺等物質有耐受性,換句話說,你得用更多網路才能得到一樣的快樂。最可怕的是,當你只有使用網路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快樂,也就產生依賴性。
現代很多娛樂的設計都是讓人可以很輕鬆,簡單的取得快樂的感覺,例如短影音,還有在各種軟體都存在的廣告連結。長久使用下來就像是不斷地對大腦進行轟炸一樣,你會忘了要怎麼放鬆,怎麼度過無聊的時候。
所以要怎麼辦?
我現在能想到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更好玩的事,而且是不需要網路的事。
老實說現代生活中要不用網路幾乎是不太可能,但要找到可以替代的方式還是挺多的。總之,我先從試著控制每天使用網路的比例開始,再來分享結果。
不過,先等我寫完這篇再說。